融券业务持续压缩,交易影响有限,但利于提振市场信心。证监会于7月10日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能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能低于100%上调至120%,自2024年7月22日起实施。这一比例的前次上调在去年10月,彼时还对“关键少数”的证券出借进行限制,并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入资金的人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在今年1月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截至2024年7月11日融券余额为318亿元,较2023年10月13日新规实施初期余额876亿元下降63.7%,融券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仅0.05%,每日融券卖出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从0.6%下降至0.2%,对市场的影响明显减弱。我们大家都认为此次对于融券保证金比例的进一步上调,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提振市场信心,市场长期展望向好的趋势下,融券余额有望进一步下降。
转融券业务暂停申请,存量合约需逐步了结,逆周期调节效应增强。证监会于7月10日批准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存量转融券合约可以展期,但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结。我国自2013年前后建立了转融通制度,一方面为融资融券业务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证券来源;另一方面也为监管部门掌握业务开展情况,加强日常监管,及时采取逆周期调节措施提供了手段。今年1月监管已对转融券交易机制调整为“T+1”,可明显降低融券效率,制约机构在信息、工具运用方面的优势,给各类投资者更充足的时间消化市场信息,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截至7月11日转融券余额为304亿元,较2023年10月13日融券业务收紧初期余额1199亿元下降74.6%。我们大家都认为此次对转融券业务的暂停是逆周期调节的路径选择,对存量业务分别明确了依法展期和新老划断安排,有助于防范业务风险,维护市场稳健有序运行。
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督管理,完善监控“红线”与实施细则,协调北向资金统一监管。在新“国九条”指引下,证监会指导沪深北交易所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并持续加强对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短时间大额成交等4类监控指标的交易监测。截至6月末,全市场高频交易账户1600余个,年内下降超过20%,触及异常交易监控标准的行为在过去3个月下降近6成。证监会还明确了下一步的五大工作,分别为完善具体安排、划定监控“红线”、协调北向资金监管、差异化收费安排和从严查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等。我们大家都认为程序化交易监督管理的加强,不仅仅可以有效遏制市场操纵和不公平交易行为,还能逐渐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吸引更加多投资者参与到长期资金市场的建设发展中,为长期资金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构建更成熟稳定的市场体系。
投资建议:在长期资金市场新“国九条”顶层设计指引下,证券行业政策催化逐步落地,监管的逐步规范更有助于行业长期稳健发展。我们大家都认为在前期严监严管的背景下,未来高水平发展的具体细则将成为长期资金市场长远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流投资银行建设的有效性与方向性不改,建议把握并购重组、高“含财率”和ROE提升三条逻辑主线,个股建议关注资本实力丰沛雄厚且业务经营稳健的大型券商配置机遇。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大幅度波动影响股票交投活跃度,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拖累市场景气度,宏观环境下行影响市场基本面,政策落地力度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