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CLSCI期刊社会法学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青年学者成主力 “平台经济”“劳动合同”受关注 …_法律服务_火狐体育看nba_狐狸直播赛事

法律服务

2020年CLSCI期刊社会法学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青年学者成主力 “平台经济”“劳动合同”受关注 …

来源:火狐体育NBA直播    发布时间:2024-06-18 21:35:24

  核心提示:社会法学2020年在22种CLSCI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4篇,研究主题涉及“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疫情防控”等;青年学者成为该学科发文最多的群体,占发文总人数的64%,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以发文3篇摘得桂冠。

  2020年,社会法学在22种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简称CLSCI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4篇,在14个法学二级学科中位列14名。11家期刊刊登了社会法学文章,占2020年22种CLSCI期刊发文总数的1.2%。这一年青年学者(主要指副教授、副研究员、讲师、博士、硕士研究生)成为该学科发表论文最多的群体,占2020年CLSCI期刊社会法学发文总人数的64%(16/25)。除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1名硕士研究生年龄不详外(共发文3篇),“70后”占2020年CLSCI期刊社会法学发文总人数的48%(12/25),“80后”占比为20%(5/25),“90后”占比为8%(2/25)。从期刊分布情况看,2020年社会法学在三大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共发文2篇,占2020年CLSCI期刊发表论文总数的8.3%。《法学》杂志成为发布社会法学论文最多的期刊,共发文8篇,占2020年CLSCI期刊发文总数的33%。

  近年来,社会法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由单一主体转向多元主体。许多高校陆续设立了社会法学二级学科。对2020年11家CLSCI期刊发表的社会法学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统计不难发现,“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疫情防控”等词汇频频出现。其中,“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出现6次,“疫情防控”出现5次。另外,《法学》杂志发表的8篇论文共有36个关键词,“劳动关系”出现3次。这些高频关键词涉及劳动者、劳动环境、社会福利等。

  高频词汇显示学术热点与社会热点紧密相关。从内容看,24篇社会法学论文中,有6篇论文关注疫情防控背景下企业与劳工的冲突,占2020年CLSCI期刊发文总数的25%,分别是《企业“停工风险”分担的劳动法理与机制——以国家、企业、劳动者共担风险为视角》《远程劳动的制度发展及法律适用》《防疫停工期间企业工资危险负担问题及解决方案》《疫情防控背景下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时的风险负担规则研究》《社会化小生产与劳动法的制度调适》《疫情防控的社会法省察》。其中,《远程劳动的制度发展及法律适用》提出,远程劳动具有一定的自主灵活性及较强的技术从属性,我国需要增强在出现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如重大疫情等)情况下灵活应对劳动关系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特殊时期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疫情防控引发的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现象屡见不鲜,《企业“停工风险”分担的劳动法理与机制——以国家、企业、劳动者共担风险为视角》《防疫停工期间企业工资危险负担问题及解决方案》《疫情防控背景下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时的风险负担规则研究》《社会化小生产与劳动法的制度调适》分别从就业促进法、失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分析,提出引入工作共享机制、设立特殊情况下的劳动合同中止制度、风险分配的建议。这些文章从社会法角度,深入分析了公共卫生、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劳动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4篇论文聚焦劳动者权利保护,占2020年CLSCI期刊发文总数的16.7%,分别是《平台经济从业者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劳动者社会化媒体及其限制》《“过劳死”之职业关联性疾病救济进路》《超越劳动关系:平台经济下集体劳动权的扩张及路径》。这些文章指出,近年来,“过劳死”作为一种新型职业伤害已愈演愈烈,但其法律救济迟迟未到位,仅有“48小时条款”可在为其提供有限的补偿依据。劳动者的补偿仍取决于工作因果,需在导致发病的工作性因素与非工作性因素间做出谨慎权衡,以前者至少不弱于后者为前提,适用工伤补偿。同时,劳动者的与其忠实义务及雇主的权利和利益需要平衡。雇主对劳动者社会化媒体言论行为采取的惩戒措施应符合比例原则。《超越劳动关系:平台经济下集体劳动权的扩张及路径》指出,为了逐步加强对平台工人集体劳动权的保障,我国在立法中应明确集体劳动权在非劳动关系领域适用的合理范围。《平台经济从业者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网约工对平台企业的经济从属性以及基本权利的辐射效力,可当作这个群体强制参保社会保险以及“拆包”参保各险种的理论依照。工作时长取自我国现行立法,体现了经济从属性的程度,可当作网约工强制参保职工社会保险的标准。

  4篇论文与平台经济有关,占2020年CLSCI期刊发文总数的16.7%,分别为《平台经济从业者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超越劳动关系:平台经济下集体劳动权的扩张及路径》《平台三角用工的劳动关系认定及责任承担》《网络站点平台用工的“类雇员”解释路径及其规范体系》。这些文章从重复保险、反垄断、劳动关系认定、“类雇员”理论等方面,提出应当通过重复保险的基础原理解决平台工人以不同身份参保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之后的待遇给付问题;在集体协商中着重关注平台工人的身份分类、服务费率、职业安全及工作数据等问题;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确认和责任承担,需根据平台企业和承包组织线上线下管理权限比重加以确定;在平台用工合同基础上引入强制性保障机制,包括定价与报酬保障制度、连续在线时长控制制度、职业风险保障制度、纠纷申诉及救济制度等。

  近3年以来,CLSCI期刊发表的社会法论文均对“劳动合同”问题进行了关注。2018年CLSCI期刊发表6篇“劳动合同”主题的文章,分别为谢增毅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价值及其规制路径——以〈劳动合同法〉第14条为中心》《我国劳动者辞职权的法理与制度构建》、王显勇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孙国平的《论工资争议中的小费问题》、杨浩楠的《完善我国解雇保护制度的路径选择》、朱军的《认定“严重违反劳动规章制度”的因素及规范构成——基于相关案例的实证分析》。2019年,共发文4篇,分别为董文军的《法定退休年龄与劳动合同关系之反思》、江锴的《劳动者在职竞业限制义务属性之辨》、杨浩楠的《美国雇佣自由规则在判例法中的确立及启示》、王倩的《论基于“客观情况出现重大变化”的解雇》。2020年,共发文6篇,分别为于汇的《论“用工建立劳动关系”规则的目的性限缩》、闫东的《论正当解雇事由的体系范式》、侯玲玲的《防疫停工期间企业工资危险负担问题及解决方案》、沈建峰的《疫情防控背景下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时的风险负担规则研究》、江锴和虞李辉的《劳动者辞职预告期的法律性质辨析》、王笑寒的《社会法视域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机制中服务合同性质定位分析》。其中,《我国劳动者辞职权的法理与制度构建》《完善我国解雇保护制度的路径选择》《论正当解雇事由的体系范式》等均与劳动合同解除及解雇保护制度相关。可见,近年来“劳动合同的解除”问题备受学界关注。

  平台经济的兴起、新型用工关系以及新型劳动者的出现吸引社会法学界持续关注。2018与2019年CLSCI期刊均发表了5篇“平台用工”主题的论文。2018年分别发表了肖竹的《第三类劳动者的理论反思与替代路径》、王全兴和王茜的《我国“网约工”的劳动关系认定及权益保护》、袁文全和徐新鹏的《共享经济视阈下隐蔽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制》、丁晓东的《平台革命、零工经济与劳动法的新思维》和涂永前的《应对灵活用工的劳动法制度重构》。2019年分别发表了田思路的《工业4.0时代的从属劳动论》、班小辉的《“零工经济”下任务化用工的劳动法规制》、李坤刚的《“互联网+”背景下灵活就业者的工伤保险问题研究》、王全兴和刘琦的《我国新经济下灵活用工的特点、挑战和法律规制》、王天玉的《网络站点平台用工的合同定性及法律适用》。

  结合前文提到的2020年CLSCI期刊发表的4篇与平台经济有关的论文可知,近两年社会法学术成果关注焦点集中在新型用工关系法律规制方面,如利用“类雇员”的定位构建平台用工的规范体系、平台三角用工的合同定性问题等。

  通过对作者职称和学历情况做统计不难发现,2020年在22种CLSCI期刊上发表社会法论文的主力是副教授、讲师、博士研究生。24篇论文中,作者职称为教授的共9人(含研究员1人)发文9篇,占CLSCI期刊社会法发文总数的36%;作者身份为副教授、讲师、博士研究生的共16人(含副研究员3人)发文15篇,占比为66.7%。

  综合来看,博士研究生参与发文仍占较高比例,共参与发文6篇,占2020年CLSCI期刊社会法发文总数的25%,分别为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王笑寒的《社会法视域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机制中服务合同性质定位分析》,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陈靖远的《企业“停工风险”分担的劳动法理与机制——以国家、企业、劳动者共担风险为视角》,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江锴和博士研究生虞李辉的《劳动者辞职预告期的法律性质辨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于汇的《论“用工建立劳动关系”规则的目的性限缩》,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潘羿嘉的《社会补偿视角下高空抛(坠)物致害的救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王茜的《平台三角用工的劳动关系认定及责任承担》。

  经过分析不难发现,职称为教授的作者多关注“疫情防控”主题研究;副教授、讲师、博士生多关注“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主题研究。从期刊发文情况去看,7家期刊刊载了作者职称为教授的文章,《法学》杂志刊载量第一,共发文2篇;《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政治与法律》《法学杂志》各发文1篇。

  近年来,社会法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劳动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2020年,17家法学院系进入CLSCI期刊社会法发文榜单,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以发文3篇摘得桂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以发文2.5篇位居亚军,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以发文2篇和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法学院并获季军。综合看来,传统“五院四系”论文数量占比较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发文占比达10.4%,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发文占比均为8.3%。

  对比2019年数据不难发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2020年在CLSCI期刊社会法科发文打破零记录,占比上升8.3%;中国政法大学较2019年的8.6%略有下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较2019年降幅较大,降幅为8.8%;华东政法大学较2019年增幅达45.6%。由此可见,社会法的研究团队依然以北京为核心。

  据了解,传统法学“四院五系”中,当前设有“社会法学”或“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硕士点的高校有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与华东政法大学社会法学科发文数量稳定,依旧保持在前三名;西北政法大学在本次统计中发文量为零;华南师范大学作为目前国内少数设立“社会法学”硕士点的高校发文量也为零。

  原标题:《2020年CLSCI期刊社会法学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青年学者成主力 “平台经济”“劳动合同”受关注 法学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Copyright © 1998-2018 火狐体育NBA直播 京ICP备11012394号